居正裝飾全市征集10大名牌品質代言工程
俗語有:“內行看門道,外行看熱鬧”,在裝修行業大多數裝友都是門外漢,無論是設計圖紙、材料還是工藝完全超出了我們理解的范疇。面對消費者諸多的不了解、不專業讓家裝公司才有機可乘,價格暗藏玄機,材料以次充好,導致消費者花了不少錢后期還問題百出,一不小心就被“潛規則”了。那家裝工程貓膩到底有哪些?我們又如何規避“裝修陷阱”呢?
裝修工程貓膩你知道多少?
潛規則之“低走高開”
目前家裝市場上廣告鋪天蓋地,為達到推廣品牌的目的甚至夸大其詞,3、4萬全包完,還送家具家電,明眼人算一下就知道這樣的報價僅是扯眼球而已。家裝公司前期與客戶接觸中會通過低價吸引消費者,一旦選擇這些公司,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形式的增項,不做影響整體效果,要繼續做,預算必然超出許多,最終消費者只能啞巴吃黃連,無奈只能承擔高額的后期增項費用。
潛規則之“以次充好”
墻面是裝修的必備工程,是一個家的面子工程,也是較容易出現“以次充好”的環節。近期市民王女士反映:原本墻壁應刷4桶面漆,結果施工人員僅刷了2桶面漆;本該用名牌面漆,卻用名牌涂料桶裝劣等涂料。市面上一桶名牌乳膠漆價格在400左右,而一些雜牌子僅需100多元左右,其中的差價可想而知去了何處。除此之外,地板或地磚同樣會遇到這種情況,有裝友感嘆:工程貓膩防不勝防!
如何規避“裝修陷阱”?
對策之“低走高開”
針對市場上普遍存在的“低走高開”運營模式,作為消費者需要擦亮眼睛,簽合同的時需仔細閱讀合同內容,遇到“據實結算”、“按實際發生額計算費用”等字眼時,要求裝飾公司對總量進行詳細確認,對于我們不可控的東西要落實到文字上,包括設計合同、施工合同和材料購買單據,便于后期維權。
對策之“以次充好”
“以次充好”的調包現象在裝修行業不是少數,消費者在簽訂合同時,所用材料的品牌、等級、規格及數量都要明確,不管用什么材料,貨到后現場業主一定要認真驗收。在施工過程中消費者要勤跑工地監督,必要時可以保存樣本,避免后期扯皮。再者,消費者選擇家裝公司時要選有從業資格的人員和有資質的公司服務,不要圖便宜找“游擊隊”或小公司。
為品質代言工程,愛家有保障
隱蔽工程問題日益突出,裝修行業幾年來均在消費者投訴中“榜上有名”。消費者家裝消費過程透明化、公正化得不到根本保障。針對家裝行業諸多亂象,深圳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在長達半年的考察后,將深圳市家居行業首個維權投訴站授予居正裝飾。自從維權投訴站掛牌至今,已經協助受理了不少家裝維權投訴電話,得到市民普遍認同。
鑒于此現狀成都首個裝修維權站發起“全市征集10大名牌品質代言工程”專題活動,居正裝飾用專業和誠信定義“品質工程”,打造蓉城標桿工程。那何為品質代言工程?材料上:廠家直供材料,開通主材配送綠色通道,服務問題4小時回復制。工程上:金牌工長組成大項目組,按照西格瑪國際施工標準打造,每周一次工地質量大巡檢,質量不合格砸了重裝。服務上:裝修問題8小時響應機制,全程媒體監督,透明公開,保障消費者家裝權益。一旦您的愛家入選,除了享有品質工程外還可以入選消委會專定向點1對1的服務。后期還將開展綠色植物客廳大講堂,投資理財講座的增值服務。
上一篇:沒有了!
下一篇:沒有了!